順昌縣人民檢察院:泛黃老照片傳承下的檢察初心
75載風雨兼程,輝煌壯闊,人民檢察與新中國并肩同行。走進順昌縣檢察院,一代代檢察人以滿腔熱忱與卓越才智,接力傳承,共繪出一幅幅新時代的檢察新畫卷。
80年代順昌縣檢察院的辦公場所 故事從一張張老照片說起 一部手搖電話機、一臺簽字打印機、兩臺自行車——1979年,順昌縣檢察院首任檢察長章英昭與部分干警在院門口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照片中的物件幾乎是當時院里的所有“家當”。那年3月,順昌縣檢察院恢復重建,公安、檢察、法院三個單位共用一座二層的木制土坯樓房,15名檢察院干警就擠在一間約30平方米的房間里辦公。 重建初期,百廢待舉。那一代的檢察人工作條件尤為艱苦,但從來沒人有怨言。 “在1982年全國開展打擊經濟領域的嚴重犯罪活動中,我與當時的副檢察長張伍魁步行20余里的山路去查案。大頭菜加一碗紫菜湯,就這樣伴米飯咽下,一架木板床,一床被子,我們倆同睡合蓋。”前兩年剛退休的曾水明回憶到。 從1990年,為服務農村經濟建設的經驗做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刊登;到1996年,查辦的福建省第一例因盜伐林木被判無期徒刑的案例被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報道;再到1997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全國檢察機關第四次“雙先”會集體一等功……順昌縣檢察院走在時代變化的道路上,從無到有,從老到新,拓荒而出。 檢察的發展變化不是等出來的 回頭再望,老一輩順昌檢察人甘于奉獻、埋頭苦干的精神開啟了一段輝煌歷程。 1999年至2008年,順昌縣檢察院堅持公正執法、加強監督、依法辦案、從嚴治檢、服務大局的工作方針,深化檢察機制改革,率先實行主訴檢察官制度,扎實開展“五好”檢察院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邁上一個新臺階,先后被授予全國檢察機關“人民滿意的檢察院”、全省檢察機關嚴打整治斗爭先進集體等榮譽。 那些年,在人民群眾的眼中,檢察院褪去了“神秘面紗”。刑事檢察持續做優做強,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讓社會對檢察院有了新的認識,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群體開始接觸并了解檢察工作,一些原本“信訪不信法”的人選擇到檢察院控告申訴。群眾逐漸了解到:上至空氣污染、下至河道采砂,大至冤假錯案翻查、小至父不教子不孝,檢察人都能管。檢察人的形象不斷深入民心。 “順昌檢察的發展變化不是等出來的,是靠人干出來的,是一代接著一代腳踏實地拼搏出來的。”順昌縣檢察院檢察長李培昌說道。 2016年,該院成為全省檢察機關首批司法體制改革試點院之一,全體檢察干部顧大局,能擔當善取舍,以主人翁精神投身改革試點工作至圓滿完成。 時代的發展還在繼續,奮進的道路就在腳下…… 將“檢察”二字融入時間長河 他是熱衷與河湖“談戀愛”的全國“最美河湖衛士”李培昌,她是“用未檢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陽”的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魏歡……進入新時代,順昌檢察人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邁向檢察實踐的新起點。他們不忘老一輩檢察人干事創業的精神,接續傳承,講好順昌檢察的動人故事。 2020年3月,順昌縣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濫伐林木案時,考慮到該案犯罪嫌疑人吳某輝濫伐的林木系其所購買山場上的林木,無補植復綠的基礎條件,便大膽提出認購碳匯替代性生態修復的新模式,引導吳某輝自愿認購4萬元碳匯量。該案也成為全國首例被告人自愿認購碳匯替代性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的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生態效果。 循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馳而不息,該院打造“一路碳尋”檢察文化品牌,構建“檢察+碳匯”生態修復機制,為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開辟了新路徑。 歲月悠悠,順昌檢察人將“檢察”二字無聲地融入了時間長河。他們歷盡千帆,追尋正義之路上仍懷一顆赤子之心;他們緊跟新時代的征途,以檢察之力為祖國繁榮昌順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周新 陳浩) |